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席【拒絕餐桌上的微塑膠-減塑˙食安˙綠學堂】國小學童競賽活動 柯文哲:推行環保「由內而外,由公而私」 最重要從市長做起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拒絕餐桌上的微塑膠-減塑˙食安˙綠學堂】國小學童競賽活動─頒獎典禮暨成果分享會,柯文哲致詞時表示目前從資料上看到每天倒進海洋的塑膠垃圾有一卡車以上,但動物會攝食環境中裂解的微塑膠碎片,這些食物鏈累積塑膠再吃到人體,後果有多嚴重他是不知道,但用膝蓋想也知道不好。
柯文哲表示,他上任後就跟環保局長劉銘龍說環保最能突顯文明城市的特色,所以三年來政績就是由內而外、由公而私開始禁止一次性餐具及美耐皿餐具。柯文哲坦言一開始推行時很困難,久了大家已經習慣,就慢慢的更正過來,北市府大約有6千名公務員,紙張垃圾大約少了75%、塑膠垃圾少掉65%左右,但代價就是清洗水量增加。
柯文哲提到臺灣目前有28%死於癌症,癌症死因第一名是肺癌,胸腔長一顆肺癌很難發現,除非每隔兩年去做電腦斷層,因為X光常常會被心臟擋到,常常發現時肺癌已經長很大了,通常已經轉移。
柯文哲說國外75%肺癌患者是因為抽菸,但臺灣肺癌患者女生很多,他舉出夫人就是一個沒有抽菸的例子,因為在臺灣不用抽菸,去馬路走一走,那效果跟抽菸一樣。
柯文哲表示現在陷入的困境是我們努力的製造垃圾,再努力的燒成廢物,再努力的燒成戴奧辛跟PM2.5,目前臺北市的PM2.5濃度是17。臺灣目前除了花東以外,臺北在6都中還算是好的,他目標是希望降到15,這仍需要很多努力。
柯文哲說第一步是推動禁用一次性餐具跟美耐皿餐具,現在所有北市公家機關跟學校,下一步應該是大學再來是大企業,進而是夜市跟市場一步一步推,希望塑膠跟紙張的使用量能夠減少。
柯文哲表示,現在中元普渡,但計算運到焚化爐燒的金紙數量是1500噸以上,這還不包括民眾自行焚燒的部分,但文化也不是能夠一夕改變,所以就慢慢推行把量減少。
柯文哲說他現在外出行程都不敢喝瓶裝水,因為市府的口號是「由內而外,由公而私」,從公家內部由外部私人企業去移動,最重要的是要從市長做起,他說以後大家不要拿瓶裝水給他喝。
會後,市長接受媒體聯訪,媒體問到市長選舉幕僚林錦昌說市長像「流星」,而非恆星?柯文哲表示,他都叫林錦昌國師,打過很多選戰,所以他認為林的評斷還蠻客觀的,他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找他來,這些所謂國師級的人,他有空都會找他們談一談。
市長如何克服缺少自己的團隊?柯文哲說,每天找人聊天,看到適當的就找來臺北市政府工作。
有觀阿根廷選手披掛國旗進場,市長回覆遭到批評?柯文哲解釋他是怕北京栽贓市府去煽動、收買,所以他說不甘我的事,有問題自己去跟阿根廷講。
有關市長演講提到「你要一例一休,永遠成不了大人物」,外界有不同解讀,市長的意思為何?柯文哲說,這段話有前文後文,他指出以前在臺大葉克膜團隊,即使要維持世界上最頂尖的團隊,平均每個團隊的工作時間都不會少於10個小時,因為讀書就要花掉很多時間,要知道全世界這領域和相關領域的在做什麼,光讀書就要花掉很多時間,另外臨床的實際操作、討論也要花掉很多時間。
柯文哲說,要維持世界最優秀團隊就要花很多時間,如果是從零變成世界最好團隊過程那要花的時間更多,現在是10倍速的時代,什麼東西都很快,特別是臺灣的淺碟政治、淺碟經濟、淺碟文化。柯文哲認為要跟所有的年輕人講清楚「成功要有代價,而且是很辛苦的代價」這是他要強調的概念。
南科要挖角熊讚做觀光大使?柯文哲說熊讚會留在北市做觀光大使,熊讚只是需要就業輔導,還是繼續會在臺北市工作,他已經跟觀傳局說要去規劃,因為之前每個局處都有吉祥物,吉祥物太多了所以需要整合,臺北市要思考吉祥物的LOGO。
柯文哲說他在美國住的時候,每個州都會有自己的吉祥動物,臺北市有自己的吉祥動物也不錯,只是要選哪一個,這需要長期的規劃。
媒體問2018要連任有可能找親民黨合作?柯文哲說他這種無黨派的要找所有人合作,不只是找親民黨合作。
世大運剩食統計出有10頓,如何處理?柯文哲表示,如果讓選手吃不夠這也是一個問題,保證一定被罵翻,不過剩食都有處理的系統,可以發給社福系統,讓大家皆大歡喜。
下午,柯文哲參加2017未來大人物「待」溝嘉年華,與四組年輕人進行對談,首先與玖樓針對都市閒置空間再運用的角度來對談,柯文哲表示他查了一下玖樓的資料,認為這就是常住版的Airbnb,或是臺灣版的長期民宿,北市府近期會開一個共享經濟的座談會,對於日租套房的問題他認為應該要管理而非禁止,所以法令不解決,玖樓的概念按照法令不會成功。
玖樓提出接觸很多房東之後,從房東的視角看見需要誘因才會釋出空間,因為要面對太多不確定性,希望透過服務的改善讓房東有信任的機制。柯文哲聽了之後表示同意,並認為共享經濟是世界潮流,他對於行政院行政院處理Airbnb以及Uber是戰略錯誤,共享經濟是要管理而非禁止。
柯文哲表示北市府有一個計畫,就是老人家將房子交給市府,然後老人家去住養老院,政府包租代管,政府提供的經費足夠去住養老院,政府租出去的金額如果有價差還可以多領,但這目前都在計畫中,預計明年1月1日上線,他歡迎有新的想法都可以提供市府。
再來,柯文哲與芒草心慈善協會李佳庭從街友培訓的社會觀察進行對談,談到對於萬華區的發展規劃,市長被問到從「流浪漢」「街友」到「無家者」,市長對正名的過程有什麼看法?柯文哲說是實質讓名字有意義,不是名字讓實值有意義,不管叫「流浪漢」「街友」到「無家者」,名字具有負面名詞是社會給的,所以對他而言並不是這麼注重。
李佳庭提出「無家者」不願住在收容所,主要是因為距離工作及生活圈太遠,
柯文哲表示這不是問題,有準備交通車只是他們不肯去,房子也不是問題,臺北市可以提供住所,但有時候住一住就會跑掉。柯文哲說要給「無家者」居住沒有問題,但街友不是提供地方住的問題,而是其它原因。
市長談到世大運選手村3千4百戶可能變成社會住宅或無家者的居住空間的想法,柯文哲表示目前是提出討論,前提是無家者願意過去住。他強調選手村現在是空的,要怎麼使用都還可以再討論。
另外,談到長照,柯文哲說芬蘭的老人在死前是臥病2個禮拜,而臺灣平均是5-8年多,重點不是活的久而是要活的健康,讓老人活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還有民眾對生命的態度是如何,全民要有同樣的看法,這才是大問題。
柯文哲表示105年1月臺灣通過醫療自主條例,108年的1月臺灣的醫療自主要正式上線,自己可以決定要不要接受治療,問題是臺灣社會準備好了沒有?怎麼去面對植物人要不要救。